经常有人会问:什么是失效后果?什么是失效模式?什么是失效原因?
这个问题看似不难,但却经常引起争议和困惑,让我们先听一个故事,看看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故事是这样的:1485年,英王理查三世与亨利伯爵在波斯沃斯展开决战。此役将决定锁定英国王位新的得主。战前,马夫为国王备马掌钉。铁匠因近日来一直忙于为国王军队的军马掌钉,铁片已用尽。请求去找。马夫不耐烦地催促道:“国王要打头阵,等不及了!”铁匠只好将一根铁条截为四份加工成马掌。当钉完第三个马掌时,铁匠又发现钉子不够了。请求去找钉子。马夫道:“上帝,我已经听见军号了,我等不及了。”铁匠说:“缺少一根钉,也会不牢固的。”“那就将就吧,不然,国王会降罪于我的。”结果,国王战马的第四个马掌就少了颗钉子。战斗开始,国王率军冲锋陷阵。战斗中,意外的不幸发生了,他的坐骑因突然掉了一只马掌而“马失前蹄”,国王栽倒在地,惊恐的战马脱缰而去。国王的不幸使士兵士气大衰,纷纷调头逃窜,溃不成军。伯爵的军队围住了国王。绝望中,国王挥剑长叹:“上帝,我的国家就毁在了这匹马上!”
【资料图】
关于这个故事英国有一个歌谣: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摔了一匹战马;摔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亡了一个国家。
歌谣里提到5个对象:缺少铁钉,马掌掉落,战马摔倒,战役失败,国家灭亡。
看到这里,如果我们切入到FMEA的思维上来,思考一下:在这次事件中,失效后果、失效模式和失效原因分别是什么?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我们先看故事的最后,国王说国家是毁在他这匹马上,国王的分析结果:失效后果是亡国,失效模式是战役失败,失效原因是战马摔倒。他的分析跟你心里分析的结果一致吗?
如果把自己的角色设定为国王,没错,你是对的,因为你只能直接看到三个对象:国家,战役,战马。
但如果你的角色是马夫呢?或者你的角色是铁匠呢?我相信你得到了新的答案,因为你还是只能看到最直接的三个对象。
那么,问题来了。
1Q:正确答案究竟是什么?
A:答案是否正确取决于你是谁。
2Q:那么,FMEA在这个故事里相当于哪个角色?
A:相当于读者,因为读者是上帝视角,能看到全部5个对象(国家,战役,战马,马夫和铁匠)。
3Q:那失效后果、模式、原因这三个概念又怎么对应5个对象呢?
A:如果你此刻也有这个疑问,首先请抛弃一个概念对应一个对象的思维定式。因为战马摔倒,对于铁匠是失效后果,对于马夫是失效模式,对于国王是失效原因。同一个失效,在不同的情况下,既可以是后果,也可以是模式,还可以是原因。
或者说造成这一困惑的原因可能是:我们之前在分析失效时,失效是直接得出的,而没有考虑这个失效发生在哪个对象上,而VDA FMEA手册中就明确写明失效来自于功能,功能来自于对象。
接下来,让我们再来看一个实际的案例:
蓝框中的文字是我们在FMEA分析过程中分析出的问题,层层递进,红色文字是你可以把它叫做失效XX(原因、后果、模式),你看到很多身兼多职的失效。于是,问题又来了。
4Q:这怎么写进FMEA表里呢?
A:取决于这份FMEA表是在分析什么。
例1如果是冷却系统的DFMEA,那么FMEA表可能是这样的
例2 如果是发动机的DFMEA,那么FMEA表可能是这样的由此可见:失效模式,失效原因,失效后果是一回事,只是针对的层级不同而已。
文中观点欢迎讨论,笔者水平有限,内容难免有失偏颇,存在错误之处也希望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