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商业智能 BI 解决哪三件事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商业智能 BI 是一套完整的由数据仓库、查询报表、数据分析等组成的数据类技术解决方案。它有几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打通企业的各个业务系统,比如 ERP、OA、CRM 系统等等。将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抽取到一个叫数据仓库的地方进行加工处理,得到一个可分析的数据结果。最后通过 BI 的各种可视化图表呈现出来为企业提供报表分析和决策支撑。
【资料图】
比如这里大家看到的就是派可数据 BI 产品的移动端展现效果,对于企业高层管理者而言可以随时随地的查看企业的日常经营数据,非常的方便。也可以和各个移动APP、企业微信、钉钉等进行集成,统一入口登录。
这里看到的是大屏可视化效果,非常的炫酷,非常适合放到企业大厅用大屏投出来。也非常适合放到领导办公室用大电视进行呈现,重要经营管理指标一目了然。
当分析的内容非常的多,需要更多的呈现也可以在电脑上打开 BI 分析页面进行呈现,PC 端的可视化采用流式布局,丰富的可视化展现效果,各类联动、钻取、关联分析非常方便我们一线的业务管理层和业务部门人员使用。
还有一些中国式的报表,比如财务分析报表就可以通过我们的中国式复杂报表来进行展现。
但商业智能 BI 是不是就只有可视化?不是的,上面提到的可视化只是 BI 的一部分能力。就像在最开始介绍 BI 的时候提到了,BI 最核心的能力是打通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将不同系统的数据拉到一个叫数据仓库的地方,之后才是可视化的展现。
在一个完整的 BI 项目中,数据仓库的开发所占用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要达到 70% ~ 80%,包括指标体系的梳理、数据仓库建模、ETL 取数、逻辑计算处理等等,这些才是 BI 的开发核心。这些内容都处理完毕之后,前端可视化才会那么容易的拿到已经处理好的、规范的数据进行灵活的拖拉拽操作。
所以,大家在这里看到的这张图实际上是一个标准的 BI 框架。最底层是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库,通过 ETL 把数据接入到 BI 的数据仓库进行整合、清洗、转换、建模等等,最后才是可视化的分析展现。而往往由于数据仓库过于专业,并且是属于底层的数据架构,大家一般注意不到,但实际上数据仓库才是整个 BI 的核心。
简单总结一下,BI 主要就做三件事:拉通数据、整合数据、数据可视化展现。
所以,片面的认为 BI 等同于可视化,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
02
商业智能 BI 在 IT 信息化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商业智能 BI 属于企业的数据信息化建设范畴,位于企业 IT 业务信息化的下游,是位于所有基础信息化系统之上的那一层。
企业 IT 信息化从数据的视角可以简单分为 IT 业务信息化和数据信息化。IT 业务信息化可以简单理解为类似于 ERP、OA、CRM、HR 这些基础业务系统的建设。这些基础的业务系统解决的是企业业务过程、业务流程的管理,将不同的业务流程线上化、标准化,从而提升了整体工作效率,降低了企业的业务管理成本,体现的是一家企业用什么样的流程来管理业务,反映的是一家企业的业务管理思路。
IT 数据信息化可以简单理解就是类似于大数据、BI、数据可视化这些数据类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数据信息化的系统需要依赖于上游的这些业务系统,业务系统运行起来了,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数据。数据信息化系统比如 BI 就可以去拉通这些系统,将数据取到 BI 系统的数据仓库中做整合、清洗,最终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出来。所以,数据信息化更多解决的是帮助企业全面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现状,用数据驱动来代替经验驱动,最终形成业务决策支撑,来提供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
下面这幅图大家看到的就是典型的 IT 业务信息化系统,可以对业务和流程进行管理。业务人员在各种表单中输入业务数据,提交流程、审批单据、保存数据等等。对数据的操作也是以增、删、改操作为主。
下面的就是典型的 IT 数据信息化系统,比如 BI 的大屏可视化。BI 本身不产生数据,旨在打通各类业务系统数据,跨业务、跨系统整合数据,做整体的分析呈现和局部洞察。是以查询分析为主,通过联动、钻取、关联来分析数据。
所以,简单总结一下。业务信息化建设是数据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游为下游提供业务数据。同时,通过 BI 的建设,也可以反向推动 IT 业务信息化建设,驱动业务流程的规范管理。
在企业实际项目需求调研的过程中,因为最终用户并不了解 BI 和其它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区别,反正都是信息化,所以提了很多有关业务系统本身的问题和诉求。实际上,需要分清楚哪些是应该要回到业务流程上去解决的,哪些是要放到 BI 系统中去解决的,这样才能实现专业的系统做专业的事情。比如:像集团的财务合并报表,涉及到财务数据的处理。这个到底是应该放到 BI 里面来做,还是在专门的业务系统中来解决?一定是专业的财务软件系统中来解决,有专门的财务合并功能来解决财务核算合并抵消。但我们也见过部分项目将财务合并硬生生的塞进 BI 系统中去实现,这类项目是属于甲乙双方都不专业的表现,未来各类问题和风险会层出不穷。
涉及到业务流程的处理回归到业务系统中去解决,涉及到业务结果数据的处理回归到 BI 系统中去解决,企业需要对 IT 基础业务信息化和数据信息化的差异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和了解。
03
BI 到底给谁用的先给大家看两张图:上面的是可视化的分析图表,下面是一个中国式的固定报表。它们两者之间除了长的不一样之外,最真实的、核心的区别是什么?这些区别最底层的逻辑是什么?
首先,IT 业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一定是服务于企业各个一线业务部门的。比如,财务系统主要就服务于财务部门,CRM 系统主要服务于市场、销售,HR 系统主要服务于人力,等等诸如此类。但是大家会发现就没有一个业务系统是服务于老板的、高层管理的。原因很简单,没有一个老板会打开财务系统去看看财务数据,也不会没事跑到CRM 系统中看看客户详细信息,也不会跑到 ERP 里面看看订单数据。所以各个业务信息化系统一定是服务于各个一线的业务执行层的,是站在具体的业务过程管理视角看问题的。但是老板就不一样了,老板想了解的是一个很综合的、面上的、全局的问题,一定不是先从具体的业务细节开始了解的。但是要了解这么全的信息,数据又分散到各个业务系统,数据又打不通,所以就没有办法了解。
这个时候 BI 就发挥作用了,可以打通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整合,最终一定是站在管理视角去看问题的。所以,我们可以说,BI 就是面向管理层来服务的。管理层的 IT 信息化系统就是 BI。
但是呢,现在很多业务系统的数据报表也不是那么灵活好用,所以也有越来越多本该在业务系统自身完成的报表开发也挪入到 BI 里面去做了,比如各个业务部门、一线业务人员要的固定报表。
我们可以简单总结一下上面这幅图。左侧的业务信息化系统主要服务的就是一线业务执行层,纯业务过程管理视角。右侧的数据信息化系统BI主要服务的对象是管理决策层,是从管理的视角。但是这个管理决策层可以不一定就是企业的最高层领导,也可以是各个级别的管理者。
所以,BI 的主要用户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但是也可以覆盖一线的普通管理者或者业务部门人员的普通报表需求。
再回到下面这张图。在企业里的 BI 项目建设过程中,越偏向高层的管理者越趋向看这种高度汇总的可视化分析图表,因为要看整体,看全局有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数据反映出一些不正常的问题,就会让下面的人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于是就一层一层往下追,直到一线业务细节。所以,越偏向一线业务人员的越趋向看这种明细报表。
所以,如果在企业中做的 BI 都是做的这种固定的明细报表,说明两个问题:
第一,BI并没有真正的服务到高层管理,基本上都是服务于一线业务部门、业务人员了。业务系统本身就是服务于这些业务人员,BI 的建设也服务于他们,反而忽略了真正高层领导者要关注的东西,这个建设方向可能存在问题。
第二,可能给高层管理人员看的也是这类明细报表数据,说明高层管理者需要改变管理方式,明细数据全是业务细节,管理者抓的一定是大盘,抓的是重点。不排除,有些高层管理者有这种看明细数据的习惯,但也应该是先有宏观判断,再才有微观的深入。先全局,后局部。先重点,再细节。
密密麻麻的数据不等于信息,只有加工后的数据才能称之为信息,只有有价值的信息才能更好的、更直观的支撑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
为什么要讲这样的一个问题?原因就是很多企业明明已经上过 BI,也做过很多的报表,但是老板和高层管理看了并不感冒。除了在分析内容的选择上、业务的解读上可能存在问题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让高层管理者看的太多 —— 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全文完)
数据领域大V专栏视频《吕品聊数据》派可数据一站式企业级 BI 可视化分析平台“零代码数据仓库” + “可视化自助分析”众多央企、国企、500 强企业、上市公司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