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结构化思维评审
我在《评审视窗》一文中,对评审的四类情形进行了论述。提到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需要用结构化思维评审。
首先我们还是要讲下什么是结构化思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结构化思维是以事物的结构为思考对象,来引导思维、表达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考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借用一些思维框架来辅助思考,将碎片化的信息进行系统化的思考和处理,从而扩大思维的层次,更全面地思考。
比如我们分析产品质量问题,从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去分析,就是一种结构化的思维。
又比如我们分析一个产品销售,可以用4P营销理论去分析。这些就是结构化思维。
写到这里,我就想起了武术。很多武术都有套路,武术套路是以一连串含有技击和攻防含义的动作组合。套路是经过打磨迭代的,能够传承下来的都是相对优秀的武功,打架的时候不会乱打一通,会用一些招术,看得出门派师承。
评审的时候,我们也是要建立起自己的结构化思维,避免想一出是一出,要有套路。
比如我现在评审,那就是先搞清楚场景,识别清楚在哪里用,然后看原理,用户体验,再看应力,再看其他一系列的维度等等。
当然因为比较多维度,记不住那么多,就得借助一个结构化思维评审表来检查,我们在第三部分讲解。 二、为什么要用结构化思维评审
我列了六点主要的原因: 1.记性是不可靠的。不要考验自己的记性,你不可能记得住那么多。 2.评审易被打断。评审过程是非常容易被打断的,在你讲着的时候,很可能别人插进来发言。一旦中途被打断,你很容易就忘记了你要说的。 3.方便查找。人的认知是有限的,你不可能全部知识都知道,这个时候需要去查找。结构化思维评审能够快速的找到想要的内容。比如评审防漏水设计,那就是从我们现有的十三个维度去审视设计符不符合。 4.专注力是有限的。你不可能永远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尤其是当一天7、8个会议时,很可能就是短路了想不到。又或者身体不舒服时,就是想不起来。 5.有说服力。避免想到一出是一出,结构化评审更有说服力,建立结构化评审时,你需要列出过往失效、设计规范、技术标准、文献等等去做支撑。而不是你感觉会出问题,你的怀疑至少是要有个依据。 6.留下传承。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做事情,还是要考虑怎么给后人留下传承。当有一天离开这个岗位或者离开公司时,我们可以说我们对得起公司的培养。
知识经验需要传承下去,就需要归纳总结,形成体系。否则都是零散的,后人学起来是一头雾水。
就像武术需要有套路一样,如果都是零零散散的招式,都学一点,没有系统性,你没法应对一个复杂的局面,没法快速取胜。
很多人说武术套路是为了表演去创造出来的,是花架子。确实有表演这方面原因,但实际你去揣摩,它是有系统性、连续性的。举个例子,我们以松溪短棍中的“撩踹点心”套路为例,这里有三个动作:
撩:先阻拦对方招式,解除对自己的危险。
踹:主动攻击,迫使对方应对,并为后来的点心动作留出空间。
点心:击打心窝(⚠警告:危险动作,请勿模仿),这是个杀招,可以把对方KO。
这几个动作,每个都可以单独起来用,但连起来用才能发挥更大的效果。如果你只是零散的去学,你可能想不到把它们联系起来,而实际组合起来是个杀招。
在我们工作中,那你就是没有举一反三,看到这个问题就只解决这个问题,不去想其他。我们很多人解决问题,就只是解决自己眼下的问题,没有去成体系。 三、怎么建立结构化思维评审表如果完全没有建立过结构化思维评审表,首次建立,我们该怎么做?
比如我们说口罩,假设我们要建立一个针对它的结构化评审表,那可以按下面的思路: 1.统计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的问题,然后归类,可以按专业去分,例如结构方面、材料方面、制造方面、测试方面等等。 2.归类后,把最重要的几点失效列出来,当做以后的点检项目。 3.考虑产品的六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以及用户体验。加进去。 4.考虑质量管理的内容,如过程重要管控点。加进去。 5.前面讲的都是已有的问题,我们要减少问题发生,那需要去做可靠性设计。另外是测试能不能有限验证出来。加上可靠性设计、试验的维度。 6.如果内部还有一些特殊要求,比如生产要求工时要达标,要防呆等等。加进去。
我这里随便写了一个,不一定对,毕竟我没有去做过口罩。但思路是可以这样的。
四、持续迭代建立结构化思维评审表后,需要持续去迭代完善。我在2018年6月转岗后,首先想做的事情就是把评审表给改了,做成结构化评审表,不过刚好错过了体系文件的发布时间,所以是在2019年的时候,去做了这件事。此后每年都进行几次更新。更新一般来源于平时的记录以及定期体系监控识别到的问题。更新不宜太频繁,以免给大家带来困扰。
武术也是如此,很多都是万法归一、道宗同源的,只不过是不断的在实践中去总结,最后形成了自己的套路。例如太极,有杨、陈、吴、孙、武、赵堡、李式等等。可以说杨式、吴式和李式(太极五行捶)都是陈式派生出来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总结提升,刻意练习,形成自己的套路。这样才能避免重复一百次,但其实都是在用同一个经验,才能真正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