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建成的778个小区全部实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进小区 文明风尚我先行

2023-04-27 09:21:40 来源:咸宁网

垃圾分类,一头牵着民生,一头连着文明。2017年以来,我市从体制机制、源头减量、宣传引导、习惯养成、保障措施等方面切入,通过细化完善推进措施、积极引导居民参与、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等方式,有效推动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不断扩大,垃圾分类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五进”活动造氛围

“你好,我是社区垃圾分类宣讲员,请问你家开展垃圾分类了吗?”3月24日,咸安区浮山街道书台社区书雅城小区,市城管执法委联合咸安区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办公室、书台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活动中,社区工作者运用宣传栏、海报、指示牌等营造宣传氛围;志愿者则入户一对一宣传、蹲桶指导分类、现场检验分类效果、反馈分类结果,鼓励小区居民主动参与。


【资料图】

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连日来,市城管执法委联合市教育局在市交通实验幼儿园、华师附属咸宁幼儿园开展知识宣讲、垃圾分类互动游戏,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让小朋友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还充分利用校园垃圾分类宣传志愿者队伍,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和社会,培养全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文明习惯。

进社区、进校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是我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五进”系列活动的生动缩影。今年3月以来,我市集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五进”系列活动,陆续走进机关、企业、社区、农村、校园,通过示范引领效应,全力营造全时、全域、全覆盖的宣传氛围,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落地见效。

“志愿者来我们小区做指导,教会了我们要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投放,让我认识到生活垃圾分类并不难,还有很多好处。”盘泗洲社区居民魏阿姨说。

●党建引领有实效

4月25日一早,书台社区锦书城小区居民雷科送孩子上学,从厨房顺手拎了一袋垃圾出门,径直来到服务亭旁,将其投放到厨余垃圾桶内。

作为小区党支部委员和业委会主任,雷科曾多次配合社区工作人员、督导员开展入户宣传。而为了方便垃圾分类,他家特意在厨房放置了两个桶,分别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在他和爱人的影响下,孩子也掌握了不少垃圾分类知识。

如今在锦书城小区,像雷科这样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居民不在少数。雷科说,随着入户宣传的全覆盖和户外宣传活动的持续开展,垃圾分类日渐深入人心,参与的居民也越来越多。

据悉,锦书城小区共有居民913户,2857人。除了设置有一处垃圾分类服务亭进行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进行资源回收实行积分兑换生活物资,还设置有3处厨余垃圾清运点、7处垃圾分类升级改造分类亭,投放有240升两分类垃圾分类桶98个进行其他垃圾和厨余垃圾回收。

到2021年底,书台社区辖区内14个小区已全部实施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达到95%以上。2022年3月,书台社区获评2021年全省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工作先进社区。

“发动广大党员带头开展垃圾分类,以‘党建红引领环境绿’。”书台社区党支部书记胡文文介绍,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机制作用,实行小区党支部包保小区网格,逐步建立和完善垃圾分类“红色阵地”,组织党员志愿者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通过党员带头,带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

●“咸宁模式”赢赞誉

新华清苑小区是我市首个垃圾分类示范点。五年多过去了,小区的垃圾分类服务亭依然干净整洁,不时有居民提着废纸箱和塑料瓶,投放到智能垃圾箱兑换积分。

每天投放高峰期有垃圾分类收集员进行分拣和清扫,每天有垃圾车定时分类清运,像新华清苑有专业设备、专员引导及专车运输的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咸宁城区一共有29个,3.8万余户家庭因此受益。

截至目前,市区建成的778个小区中,已全部实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96%,准确率达到52%,参与率达到74%。

近年来,我市创新举措、攻坚克难,有效推动咸宁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不断扩大,经历了建成市城区垃圾分类29个试点小区、复制推广、全面铺开三个阶段,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牵头、试点带动、全民参与”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运行格局,走出了具有咸宁特色的“咸宁垃圾分类模式”。

前不久,河南省漯河市人大考察团前来我市考察调研垃圾分类工作,考察团在实地调研多个示范小区后表示:咸宁市垃圾分类以党建红引领环境绿,宣传发动有力,起步早、措施实、力度强、效果好,在全国处于引领位置,非常值得漯河学习借鉴,希望未来豫鄂两地加强交流协作,共同提高,把垃圾分类这一民生“小”事做实做好,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咸宁市生活垃圾分类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开展“党建红引领环境绿”活动,充分发挥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作用,发挥党员当好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员、分类员、指导员、监督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共同维护垃圾分类成果,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让垃圾分类工作行稳致远。

(记者 王奇峰  通讯员 沈家乐)

标签:

上一篇:昆明经开区积极开展知识产权金融创新 无形资产变现3亿元 “输血”企业拼经济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