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推荐:微雨金陵清明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哽咽思亲

2023-04-04 14:13:00 来源:扬眼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祭扫先人的节日,同时也是我们寻根、凝聚家族和民族记忆的特殊日子。

4月4日,清明节前夕,微雨的金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清明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一束束菊花摆放在纪念馆遇难者名单墙前,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幸存者后代、学生代表祭奠逝者,慎重追远,思念亲人泪湿沾巾。


【资料图】

仪式现场,仪仗队抬出祭奠花篮,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周峰与已故幸存者葛道荣后代葛凤瑾一道整理花圈挽联。随后,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幸存者后代及外籍学生代表依次向死难者名单墙敬献菊花。

86年前,侵华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屠戮。我们面前的这堵名单墙上面刻着一排排黑色的名字,他们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一横一竖,一撇一捺……这些名字背后,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是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沉痛过往,是中华民族不能忘却的记忆。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大家汇聚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名单墙前,举行清明祭仪式,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追思历史。

86年前的那场苦难不只是一个家庭的苦难,而是整个南京城的苦难,是整个国家民族的灾难,这些伤痛的历史,子孙后代绝不会忘记。余惠如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余昌祥的二女儿。从小到大,经常听父亲回忆1937年他们一家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中的经历。“1937年我的父亲刚满11岁,父亲的生父、我们的祖父余必福,1937年冬在中华门外小市口惨遭日军杀害,养父被日军戳了七刀。”

“他的名字镌刻在纪念馆的哭墙,是我们这个家族永远的伤痛。纪念馆修建后,我们每年都陪着父亲前来参加相关活动,祭拜我们的祖父,以及在那场灾难中丧生的遇难同胞。国家的耻辱,民族的灾难罄竹难书,血泪成河。”余惠如说,“今年我们又来到这里参加清明祭了,我们的父亲却不能再来。他作为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晚年不顾年迈体弱,努力为历史证言、为和平呼吁的行动始终铭记在心,我们始终牢牢记住父亲的遗愿:不忘历史,珍爱和平,让世界永远没有战争,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生活在和平美好的阳光下。”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于今年1月21日去世,享年96岁。南京大屠杀期间,他的叔父、舅父被日军杀害。他躲在金陵女子大学难民区内,被闯入的日军打耳光,并被日军用刺刀刺伤右腿,伤疤伴随了一生。细雨淅沥滴落心头,说起刚去世的父亲,儿子葛凤瑾和葛凤亮哽咽出声,采访一度中断,“历史记忆的传承,这是老爷子晚年最记挂的事情,临终前他还嘱托我们,我们要沿着他的足迹向前。”

夏天行是已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王素明的女婿,亲人的名字就刻在遇难者名单墙上。“南京大屠杀期间,岳母的父亲身为学校校长,为了保护学校师生惨遭日军杀害。岳母生前经常叮嘱我们千万不能忘记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我们每年都来参加清明祭,岳母走了,南京大屠杀历史却会成为家族记忆代代传承。”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周峰说,我们在这里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清明祭仪式”,不仅是对逝者的缅怀与追思,也是对历史的回望与警醒,更是对和平的坚守与呼唤。让我们永远铭记用血泪凝成的历史记忆,把维护和平、珍爱和平的祈愿传递下去,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这就是我们对惨遭屠杀的无辜亡灵的最好纪念。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徐珩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